近日,燕赵文化委员会与北京民俗协会、中国民主建国会房山总支部联合主办“龙腾盛世、才聚房山,首届京津冀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大会”。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燕赵文化委员会会长陈宝忠,在大会上做了“用优秀文化作统领、繁荣发展京津冀民俗旅游事业”的主旨讲话。燕赵委员会副会长、此次大会策划人、全国总工会电教中心执行主任纪建悦,燕赵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清尚设计院院长田洪茹、燕赵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律师陈晓俊出席大会。
陈宝忠会长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大会是以文会友,以文旅为主题,以民俗文化为主线,以乡村振兴为目的。各大文化名家、各大文化企业事业单位,汇聚在文化厚重、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现代化建设超前的北京房山区,共谋发展文化、繁荣旅游事业大计,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具体举措,是建立美丽乡村,传承优秀文化的实际行动。
陈宝忠会长指出在发展民俗旅游事业中,还要明确文化的脉络关系:就是要用优秀文化作统领,把红色细胞基因激活,把伟大的建党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明确优秀文化与红色基因与建党精神三者的递进关系,可以说优秀的中华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基础和源泉,红色文化是建党精神的基础和源泉。这些精神财富不仅是我们党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文化条件。
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北师大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主任、教授、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旅游电视委员会原副会长张德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谊等同志作主旨论坛讲话。
20日下午,在房山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心松的安排协调下,会长陈宝忠、专家委员田洪茹、办公室主任陈晓俊,在北京琉璃河燕国遗址管理处主任李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晶等管理处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考察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博物馆于1995年建立,主要展出了西周燕都的规模与繁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博物馆占地52亩,馆内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展出文物数百件。在博物馆的展览中,看到一些燕国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包括四座原址保留的墓葬和车马坑,它们都是中国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初期的燕国都城遗址。
专家王晶,详细地为调研组介绍了琉璃河遗址近几年考古发掘工作情况,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8家单位,对琉璃河遗址的城址区和墓葬区开展了考古工作,共发掘西周早期墓葬5座、房址3座、城外疑似环壕1条,出土铜器、漆器、陶器、海贝等各类文物100多件。共计考古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出土了青铜器、漆器等许多珍贵文物,特别是去年出土的青铜卣,实证了“太保墉匽”的史实,填补了历史空白,刷新了历史认知纪录。
调研考察中,当专家王晶介绍琉璃河遗址M1902号墓葬出土大量具有考古价值的文物时,陈宝忠会长表示:北京和蓟州分别作过燕国都,石景山也有燕国过度遗迹,现辖河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辽西和大连;赵国早期国都在西安、中期在太原、第三个阶段信都在邢台、昌盛时期在邯郸,区域辖陕西东部、山西全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河北南大部分,北京、天津自然是腑中之地,所以现粗略讲,是涉及9 省区市,辖约6亿多人口。燕赵大地确实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
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9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