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翦綵空间 ,作者翦綵空间
翦綵空间.
本平台为“国家艺术基金 2020 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华剪纸数据库数字化保护及展示平台建设项目”的信息展示及发布平台。
2024年7月21、22 日两天,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传承再生工作室和上海非遗文化城中国剪纸博物馆邀请,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会长张丽丽赴沪调研。剪纸艺术分会副会长陈青、副秘书长王龙以及上海剪纸界部分代表陪同并参与调研。在两天中,通过参观相关博物馆、展示馆、工作室并开展交流,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剪纸艺术发展状况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了一次有意义的管窥,同时,对于探索并促进都市剪纸艺术发展的路径也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张丽丽会长、陈青副会长等参观上海非遗文化城中国剪纸博物馆
7月21日,张丽丽会长一行先后参观了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中的中国民间皮影艺术馆、中国剪纸博物馆以及尤彩侠剪纸艺术工作室。她对这些基于民间自发力量所做的民间艺术保护及创作、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尤彩侠剪纸艺术工作室,张丽丽会长表达了对于文创空间发展、数字化发展、教材规范性建设、海外市场探索的关切,随后的交流与研讨由副秘书长王龙主持。副会长陈青介绍了上海剪纸艺术当前的发展现状。她指出,剪纸艺术是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众基础非常深厚的技艺形式。而上海剪纸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表征,上海地区的剪纸创作呈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包括主题的多元性、技艺的丰富性、创新的旺盛力、市场的接轨力、传播的积极性等独特面貌。此外,她还围绕数字化对于传统艺术传播的重要性进行说明,重点介绍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华剪纸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及后续工作的推进问题。本次研讨活动,特邀了上海非遗城中国民间皮影艺术馆馆长马德民先生,介绍了基于自己40年来专注于剪纸的姊妹艺术皮影的收藏、保护、创新发展等情况,马先生的经历与相关探索对于剪纸艺术的创研有着非常有价值的激励与参考。参会代表尤彩霞、钱东平、钟旭、顾锦江、王蒙、何卓珺、江卿辰等,对于民间艺术的跨界发展、剪纸材料技艺的创新、新时代语境下的剪纸技术发展、剪纸艺术与书法艺术融合创新、剪纸艺术的研培工作、剪纸艺术与新媒体发展的结合、残障人士如何参与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就上海剪纸艺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7 月22 日,张丽丽会长前往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周若妹剪纸艺术工作室和上海市颛桥文体中心,与当地的剪纸创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探讨剪纸艺术的创作问题以及在社区推广情况。周若妹女士虽近耄耋之年,但却展现出充沛的创作活力。她对其20多年来的创作与培训工作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其江南水乡题材的剪纸语言进行了展示和说明,其丰富的作品成果展现了其旺盛的创作力。她的学生们也在其感染与带动下,保有着对于剪纸艺术的执着与坚持。陈青副会长也对周若妹老师及其团队加入中华剪纸数据库进行了热情邀约。交流活动之后,在周若妹老师的引导下,张丽丽会长一行在上海市颛桥文体中心参观了具有鲜明特性的“颛桥剪纸大观园”,对于有着“剪纸八贤”之称具有代表性的颛桥创作群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上海的高温天气里,张丽丽会长体验到了上海剪纸艺术群体的如火热情。此次交流活动对剪纸艺术分会的上海会员形成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激发,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形成更有粘合作用的交流机制,可以在创作、研培、传播、创新中不断交互与促进。他们也将继续做好本地区工作,并与全国各地区剪纸艺术界展开交流,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国剪纸的艺术水平及地位。